多哥世界杯初体验造就多事之夏 这样的离去非常可耻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8:20 潇湘晨报 | ||||||||
★柳宝来 68岁的德国人普菲斯特走了又来了,拿不到奖金的球员也终于出现在赛场上,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多哥人,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多事之夏。 阿德巴约无疑是多哥队最锐利的一把刀,这位阿森纳枪手足以用百步穿杨的射技,
但这位球队的大佬在场下的风头一点都不比他在场上时含糊,3个月前他毫不犹豫地赶走当时的主教练尼日利亚人凯西,原因仅仅是在一场比赛中他没有被放在首发阵容里。这一次,他和队友们差点又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首次罢赛记录。 如果他们踢球的时候像他们要钱的时候一样的干脆利落、毫不含糊的话,我们甚至可以用“很职业”这三个字来形容他们,职业球员的标准不就是拼命地要钱加拼命地踢球么?可惜,比赛时多哥人的注意力似乎还集中在那尚未到手的奖金上,多少次机会都从他们脚下流过,就像多少失望的情绪流过我们的心尖。4年一次的世界杯,4年一次的足球盛典,你们这样的业余表现,不仅丑陋简直有些可耻了。 长枪大炮的瑞士人非常的滑稽,滑稽得就像本场的主裁判。他们在禁区内施施然放倒阿德巴约,然后主裁判卡洛斯·亚玛里拉心平气静地视而不见,看台上坐满的瑞士人当然不会送出口哨和嘘声,他们继续跳着唱着,就像那些在路旁疯狂赞美皇帝新衣的大人们一样。 比赛的最后时刻,瑞士人巴内塔禁区右路一脚斜射,球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洞穿了多哥人的大门,2∶0的比分刚刚好与盘口相吻合,我仿佛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阵阵欢呼,赢家显然不止是瑞士人。最早来到德国的多哥人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没有制造冷门,只留下纷争、丑陋以及非常可耻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