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异类巴拉圭输在单调 瑞典灵活多变简约制胜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10:32 潇湘晨报 | ||||||||||
本报记者杨沐实习生樊民 简约,简单,很好地概括了两支防反球队的风格。
巴拉圭死板的防反简单而不简约,而瑞典多变的防反显得简约而不简单。比赛中体现出来的细微差别,让最后的结果大相径庭。 简单巴拉圭输在单调 相对于南美球队,巴拉圭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作为一支7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南美劲旅,巴拉圭队所依靠的还是一成不变的“铁桶阵+反击”模式。但本次世界杯的小组抽签,让巴拉圭落入了“同质化”的陷阱。英格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瑞典基本上都是沿袭了强硬型的打法,这让靠防守、靠身体吃饭的巴拉圭很吃亏,尤其是在面对像英格兰和瑞典这样的强队时,巴拉圭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抛开第一场与英格兰的比赛,单从今天与瑞典的比赛,巴拉圭在与自己同类风格球队较量时,其打法的过于单调和简单,成了致命的缺陷。 本场比赛中,巴拉圭并没有如赛前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攻出来与瑞典背水一战,而是继续“我行我素”。在防守中,巴拉圭密集中后场并压缩对方进攻空间。上半场,巴拉圭与瑞典在犯规次数上基本上打了个平手,一个7次,一个8次,但不同的是,巴拉圭的犯规区域基本上集中在自己的半场。在瑞典队进攻的时候,巴拉圭在禁区弧以内的人数多达8人,这样的防守逼迫瑞典在多数情况下,只有采用长传冲调和禁区外围远射的办法。但巴拉圭密集中后场是把双刃剑,虽然压缩了瑞典的进攻空间,但中后场的脱节,导致了整体阵型的层次拖沓,严重影响了反击效果。 进攻上,巴拉圭只是利用中后场或者边线的冲吊觅取机会。比赛中,拜仁前锋圣克鲁斯在得不到中场强力支持的情况下,多数时间只能回到中场拿球,滞缓了进攻节奏。而其他队员即使赢得了反击的机会,也会习惯性地45度斜吊寻找高点圣克鲁斯,但这种斜吊对于身材高大的瑞典后卫来说,防守起来很舒服。至于圣克鲁斯的搭档巴尔德斯,虽然整场比赛奔跑积极,但没有策应也只能是无用的折返跑。 鲁伊斯似乎看到了进攻的乏力,下半场62分钟用同样身材高大的中锋洛佩斯换下了圣克鲁斯,力图通过中锋换中锋来改变局面。这一变化,虽然让巴拉圭的进攻在下半场有了一点起色,但由于只是一个高个换另一个高个,战术上的一尘不变让下半场的15次射门还是游离在禁区外。此消彼长,防守空间的松动,给了瑞典人下半场更多的机会。 简约瑞典胜在多变 与巴拉圭类似,瑞典队作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代表,高举高打,强调身体对抗和防守反击,但与巴拉圭不同的是,在拉格贝克的调教下,瑞典队延续这些风格的同时,进攻更加注重长短结合,高快兼备,防守更加密不透风,战术变化也越发多变,打法简约而不简单。 一个简单,一个简约,这种差别在两队同一时间的一次进攻可以明显比较出来。第13分钟,巴拉圭队右路卡尼萨45度斜吊,圣克鲁斯在瑞典后卫的围防下,勉强够着球,将球顶偏。得球后的瑞典队立刻发动反击,21号威廉松同样也是右路,但威廉松没有选择斜吊,而是利用突破回敲到中路,伊布大力远射。像这样的进攻,在上半场体现得尤为集中。 而防守上,瑞典的严密防守,是建立在中后场队员团结协作相互补位上的,与巴拉圭人墙战术不同,瑞典的防守显得更活,更多变。比赛中,尼尔森和埃德曼组成的边路防守对威廉松和永贝里的前插给予了足够支持。林德罗克在中场的层层阻截,让上场比赛发挥不佳的永贝里找到了“阿森纳”狂飙的感觉。在第46分钟伊布被阿尔巴克换下后,状态极佳的永贝里更是成为瑞典进攻的永动机。 换下伊布,拉格贝克做得非常及时。由于伊布的存在,瑞典在上半场过于依靠高空优势,用阿尔巴克换下了头号射手伊布给永贝里腾出了更大的空间,边线内切、中路渗透,瑞典的进攻手段明显较上半场更丰富,由防反转为全面进攻。下半场44分钟,正是阿尔巴克的头球摆渡,埃尔曼的妙传,成就了不知疲倦的永贝里,击碎了巴拉圭混凝土防线。 几乎是同一时段的换人,换下的都是各自队中的王牌杀手,伊布下场后,瑞典进攻套路成功转变,而巴拉圭换圣克鲁斯下场,只是换汤不换药。简单死板的巴拉圭防反最终没能战胜简约多变的瑞典防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