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占领出线制高点 多哥暴露非洲球队进步瓶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1:19 哈尔滨日报 | ||||||||
世界杯“新军”多哥队应该是这届大赛人气指数最低的球队之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本届杯赛新闻最多的球队。奖金问题、球员几度罢赛、主帅辞职又复职、足协官员与球队矛盾重重等负面新闻,在历届世界杯上都是少见的。在与瑞士的比赛之前,甚至又传出他们罢赛的消息。 由于上一场法国战平韩国,令这一小组的出现形势错综复杂。G组的球队,都把对多
比赛开始后,双方即展示了各自的足球风格。多哥人的个人能力体现出了优势,而瑞士人的演出,如同他们钟表工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一样让人印象深刻。从场上表现看,多哥队员并没有受负面新闻的影响,踢得很认真。特别是他们两名锋线队员表现出色,阿德巴约高大而不笨重,护球分球能力很强,非常像年轻时的非洲第一前锋卡努。而另一名前锋卡德尔则脚下技术出色、冲击力很强。他们两个凭借个人发挥,给瑞士队造成一定麻烦。但凭借整体踢球的瑞士人率先破门。 1∶0的比分显然双方都不愿接受,下半场比赛双方意图加强进攻。但多哥和瑞士的进攻方法都显得过于简单急躁,并且进取心不强。不论是刻板的瑞士人,还是盲目的多哥人,在前场的办法都少得可怜。沉闷的比赛直到最后时刻才发生改变,瑞士人利用多哥队急于进攻身后留下的空当,打入了第二颗进球。2∶0的比分,让瑞士人占领了G组出线权争夺的“制高点”。下场他们只要打平韩国队,就可以确保小组出线。 混乱的多哥人,这次可以停止争吵了,他们世界杯只剩下最后一场的“安慰赛”。与亚洲足球不同,非洲球队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优异的个人技术,但是非洲球队技战术的落后和球队管理的差距,是非洲球队进步的瓶颈。 本报记者 贾大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