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页> 新闻> 场外新闻>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生猛”的粤式足球解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11:11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当全国大多数球迷都在收看央视五频道的世界杯直播时,中国南方的广东和香港球迷,却在同步听着另一种生动得多的粤方言解说的同一场球赛

  ★ 文/列孚

  “这球没有越位,但是裁判错了!刚才确实看到拉尔森把球用头传给永贝里,永贝里甩开对方后卫考克斯,拿到球。这球给得恰到好处,但助理裁判却马上举旗表示越位,裁判哨声一响,吹判越位。”这是央视体育频道在本届世界杯B组瑞典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小组赛的直播中的解说,语言准确,却少了“评”“述”,而粤语版的现场就生动得多了。

  “哩个波明明无offside 呀,个球证无发鸡盲吧?头先个波明明见到拿臣将个用头槌波个点俾龙格保,然后只见龙格保从千里达后卫3号仔确斯身边‘嗖’一声转过身,撇甩个确斯,哩个真系俾得恰到好处……于是鸡声一响,话Offside!明明系个靓波,唉,真系喊都无谓……”这是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对同一个场景的评述,评述员是陈宁。陈宁说的粤语,夹杂着英语,还有真正球迷才懂的足球语言。

  Offside 是英语“越位”,“波”是英语中的Ball;“发鸡盲”是指裁判短暂性失明;“头槌”是头球;“嗖”当然就是现场感的强调,声情并茂;“谂”是想、思索,此句是指不知在想什么,思想开小差了;“无睇到”是没看见;“旁证”指助理裁判;“球证”指裁判;“靓波”即为好球;“喊”即为哭,“喊都无谓”意指就算是哭着求情改判也没用了。而球员译音方面更有显著不同:“龙格保”(Liungberg)是永贝里的粤语译音;“拿臣”(Larsson)指的是拉尔森;“确斯”(Cox)是考克斯。而“千里达”比起拗口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不仅易读,也让这个坐落在加勒比海的小岛国更富诗意。

  极具市民化的“粤派”足球解说

  这种加插了调侃、

幽默和想象的粤语足球评述,在准确讲解的同时也活跃了气氛,这也是粤(语)派足球评述风格的代表。

  事实上,当宋世雄以他特有的声调和语气在央视讲解一场球赛时,南方的珠三角(包括香港,下同)早就以非常市民化的方式在为球迷们服务了。早在1960年代,广州越秀山球场或香港政府大球场,球迷们就有一边在现场看球一边带上半导体(广东人叫原子粒)收音机收听现场直播的习惯。那时广东的足球评述员在本地有很高知名度,如广州的李文俊,是退役守门员;香港卢振暄,是资深足球记者。

  1979年,“省港杯”恢复举行,当时香港著名足球评述员林尚义、何鉴江,到穗进行现场直播,省港两地可以同时收听或收看,他们从香港带来了另一种比广州更平民化、更生动的讲解经验。

  很快,广州新一代足球评述员崛起,李伟健是其代表人物,香港也出现了像蔡文坚、何静江这样风格迥异的新一代人。到了1980年代,随着“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粤语也迅速向内地各地撒布,就连足球评述及语也不例外。如“国脚”一词,便是来自粤语,还有“世界波”“五五波”“乌龙波(球)”和“香蕉形”等,全都是来自粤语讲解球赛时的用语,现在央视的评述员都用上了。

  平民化本来就是岭南文化的最大特征之一。发达的足球运动在省港两地也有着悠久传统,球场草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踢球人的身影。从小孩开始,这些活跃在街头或球场上的小孩就有了不同的绰号(粤语称花名),他们成名后,人们依然这样称呼他们,如广州当年著名前卫黄福孝叫“乌嘴狗”,前锋关辉舫叫“钢条”,边锋杨子璇竟被叫“癫狗”;香港的著名前锋黄志强的花名更匪夷所思,被叫做“牛屎”;而第一个到英国踢职业足球的华人中锋张子岱,有一个十分女性化的外号,叫“阿香”;著名前卫胡国雄被称为“大头仔”。

  在直播他们的球赛时,评述员也直呼其绰号而不称本名,这种街坊邻里的感觉,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传统一直维持至今。

  此外,前面提及的Ball、offside等英文被习以为常地运用到讲解当中(球迷也会常常这样运用),除此以外,还有轻度传球是“send 波”、体力不继叫“跌voltage”、角球叫“corner”力度叫“power”、犯规为“foul”等等。这也显示了作为中国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珠三角,其文化包容和开放的特性。

  风格幽默也不失专业

  这种讲解除了包容、开放和平民化,在具体过程中,还少不了要制造气氛。如广州著名明代建筑镇海楼,就在越秀山球场的山顶,俗称“五层楼”,如果一个球员把球踢得老高,就形容为“踢去五层楼”;无独有偶,香港政府大球场附近一个有天后庙,若某球员射门太离谱,评述员就会说他将球“射到去天后庙”。最经典的一次,有次某球队获得点球,主射球员将球射得高出球门许多,当时的评述员就嘲笑他“一定是在黄埔军校学高射炮”的,惹来人们大笑。

  最富幽默的,是把传球不当说为“

医院波”。这来自一句歇后语:医院波 到喉唔到肺。是指医生给重病病人要插喉管插入肺时却插得不到位,于是就喉不到喉,肺不到肺,让人难受。形容传送球给同伴时由于力度不适、不上不下不到位、同伴要追球却追不着。现在已成粤派足球评述的常用语。追球,形容其速度很快,则是“追到辫尾都直!”一个球员如果把球踢得没有智慧,会被说成“有头发(法),没脚法”。诸如此类的搞笑评说很多,不可能一一尽录。总而言之,粤派足球评说充满轻松、幽默的同时也不乏挖苦,时而所冒出来引人发噱的笑话、夸张和讽刺,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更体现了体育娱乐性的一面。

  评述过程中除了有不少像插科打诨的搞笑外,内容还是以球员表现、教练布阵、指挥调度等为主。人们会发现,粤派足球评述在这方面也细致得多,他们分析得更为到位、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仅以踢球为例,因不同的脚法就有多达近20个细致的词汇,如:踢、斩、片、send、炒、拉、弹、趟、撼、撞、刮、扮、撩、Gang(意为按)、Zhao(意为大力挥腿猛踢并带有狠意)、射、挂、喂等。运球则有扭、盘、带、护、控、Ku(意为牢牢地护球)等。头球分有:顶、Xian(意为卸)、凿、撑、批等。

  因为粤派足球评述员当中,有不少曾是足球运动员,因此对每一细致动作都有十分专业的认识,而粤语中又有如此多贴切的词汇与之对应。反观北派讲解,就远没有那么多姿多彩的和细腻的分析了。

  不要以为粤派足球评述只会搞笑,扮风趣。除了前面所说的诸多专用术语,他们对球的分析和评述同样具有专业水准,而且相当“文化”。譬如,主攻一队的两边球员互有传球配合,这是“右边和左边进行对话”;一个中场指挥球员如果发挥得好,则“球场的阅读能力很强”“充分利用了球场的广阔、深度”“具有很强洞悉力”;如果主攻方打出一次又一次漂亮的地面组织进攻,则会形容为“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等等。也正因为“旁观者清”,职业讲解足球多年,他们对球场上的局势、变化,所作审时度势的评述往往一矢中的。而评述员的权威,也由此建立起来。

  让体育更快乐

  粤派足球评述员在每一场比赛过程中,对整个讲解节奏控制得十分紧凑、密集而且会营造气氛,不会出现静场,更不会出现冷场。如果现场较为沉闷,他们就讲述一些球员往绩或辅助性资料,亦或对该队的历史作出评价,更多的是对为何如此沉闷的球赛作分析,这又少不了种种风趣的批评了。

  倘若是比赛精彩,那更不用说了,简直恨不得自己多长一张嘴来。所以,粤派足球直播时均有两个足球评员,这样做避免了只一个人说的单调和沉闷,两人不同的风格和语调,使直播过程多一些“可听性”,也可让评述员轮流得到休息。而北派的足球评述往往只有一个评述员,最多是请一个嘉宾不时插话,而且讲解中多出现静场甚至冷场。在广州,很少人收看央视五频道的足球转播。

  总的来说,与北派颇为一本正经的足球评说相比,粤派评述足球生猛、活泼、专业也非常市民化,娱乐性、亲和力很强。而且粤派评球中喜欢邀请影视歌星(香港明星足球队是享誉东南亚和台湾的)为嘉宾,在插科打诨的同时,加上这些为人所熟悉的明星凑热闹,使得看球过程就更像过节了。 ★


  即时欧洲赔率助阵世界杯足彩
  手机上新浪 掌握世界杯
【               发表评论
Flash内容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