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时报:且慢申办世界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06:51 济南时报 | ||||||||
□尹 波 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已经进入尾声。尽管“足球无国界”,中国球迷对世界杯一如既往的热情,并未因32强里没有自己的球队而有所削弱,但堂堂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世界杯这个大舞台上找不到起码的位置,还是让许多中国人感到尴尬。
于是,在德国世界杯即将落下帷幕之际,一个曾经被多次提出过的话题,再次被提出:中国是否应该申办一届世界杯了?既然中国队凭借自身实力无法打进世界杯决赛圈,那么,假如申办成功,作为东道主,他们自然可以成为32支决赛队伍的一员,而且,举办国球队拥有其他参赛者无法比拟的天时地利人和,说不定还能冲出小组、晋级16强甚至八强呢! 按照国际足联关于世界杯由各大洲轮流主办的原则,本届世界杯由欧洲的德国举办,2010年世界杯已定址非洲的南非,2014年世界杯将落户南美,2018年轮到中北美,也就是说,最早要到2022年,世界杯才可能回到亚洲。 中国若申办2022年世界杯,有多大胜算?应该说,胜算不小。东亚的韩国、日本已经联办过2002年世界杯;西亚国家虽有雄厚的财力基础,却因人口、城市数量和硬件方面的原因,很难成为举办国。世界杯和奥运会不同,奥运会主要在一个城市举行,只要有一个大城市具备场馆、交通、通讯、食宿等基本条件,理论上就可以举办奥运会,但世界杯需要在一个国家的12个城市设立赛区,每个赛区都要有一定的人口、经济规模和标准的、容纳人数在四万人以上的世界杯赛场,这是西亚国家不容易达到的。而中国,要做到这些,完全可能。 然而,中国要申办世界杯,“硬环境”固然问题不大,“软环境”则短时期内难以过关。前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张吉龙认为,中国国家队水平较低,不能依靠自身能力进入世界杯决赛圈,是妨碍中国获得世界杯举办权的关键因素。东道主在世界杯决赛阶段如果早早遭到淘汰,对球市和世界杯市场开发会有明显的消极影响,而仅仅依仗主场优势强行提高成绩,又难免有违公平竞争原则,引发众怒。就像2002世界杯,韩国队的能力比中国队强出不少,可他们冲进八强和四强还是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其实,“软环境”的范围要远远超过球队成绩这个技术因素。仅举一例。今年世界杯每场比赛,我们都可以通过直播,听到赛场的现场广播宣布“本场观众满座,球票XXXXX张全部售完”,然后是球迷们热烈的掌声。据悉,举办本届世界杯的12个球场,容纳观众人数最少的是45000人,最多的是72000人,至今为止,满座率在90%以上,平均每场比赛售出的门票约52000张。按比较保守的标准,平均每张门票200欧元计算,一场比赛的门票收入就是几百万欧元,相当于几千万元人民币。64场加起来是多少?我们的体育场谁敢放这样的广播?假如世界杯在中国举行,即使是世界杯冠亚军决赛,即使是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顶级球队之间交锋的世纪大战,恐怕观众席上一多半人也都是“吃白食”的。越有权、有钱的人越不买票。办世界杯是好事,可是叫纳税人买单供少数人看球,一次大赛让国家欠几十年还不清的一屁股债,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1998年我去法国采访世界杯,看到希拉克总统坐在观众席上看比赛,就向有关人士询问:总统看球为什么不去包厢?高级官员看球需不需要买票?得到的回答是:包厢是有钱的老板们包下来的,政府为官员报销包厢票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所以总统看球也只能坐在看台上。而且,看台亦非总统想去就能随便去,必须由总统办公厅提前预订座位、交上钱,才能取票看球。包括总统本人、他的保镖和其他随行人员,没票都不能进场。这次德国世界杯,有过一条相似的新闻:许多跨国的和德国本地的大公司买了世界杯的高价位门票,准备当作礼品送给贵宾,其中相当一部分贵宾是各级政府的官员,但德国的司法部门一声令下:政府官员接受公司赠送的球票,属于明确无误的受贿!吓得官员们赶紧把球票退回去,结果那些大公司只好到组委会去办理退票。就这一点,我们要学多少年? 在把这些事情弄明白、解决好之前,还是且慢申办世界杯为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