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醒龙:错乱的黑色三分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10 大众网-齐鲁晚报 | |
如果不是信息时代超越视距的目睹,依然凭着通信业极不发达时的道听途说,人们肯定会怀疑,凌晨六点结束的德国队与意大利队的比赛结果,是信息传播过程的某个环节出现失误,而与没有资格去德国竞逐世界杯,却习惯于“黑色三分钟”的中国队发生错乱。很难相信,从来习惯于在最后时刻将对手打垮的德国队,竟然传染上了极富中国足球特色的传统疾病。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德国制造业视为世界最高标准,德国人不仅创造了制造业真实的神话,还实实在在地将这种神话延续到足球竞技场上。每逢关键时刻,人们总是下意识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丝毫没有千里之堤溃之蚁穴的征兆,用哲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堂堂正正的德国队,竟然被意大利人的一个神来之笔弄得原形毕露。正如痴爱 宝马、迷恋奔驰的一族,慢慢明白了,这类貌似财富不可缺少的富人之车、美人之车也会出现抛锚熄火、撞车压人等等令人不胜其烦的问题。记得小时候民间流传一种习惯,一个人若患有某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在病情好转后,一定要将煎药的砂罐拿到路边摔碎,说的是,如此可让别人将病带走,而不至于重犯。不晓得是否有人将楚地巫气甚浓的民间法则带去异域,让一向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德国人,代中国足球受过。唯愿一向是身在此山中的中国队,能从难得一见的德国人也犯傻的教训中,获得能使自己脱胎换骨的宝贵教益。 存在就是合理。世上东西并非越新越好,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意大利队在整体战略战术上有过重大变化,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能感受到其古 罗马大军般前进时披坚执锐,退让时固若金汤。一向情深胜于朝三暮四,一往无前强于左顾右盼,意大利队是在这个日新月异时代中执著于一心一意的最佳典范,它也证明了自由的最高境界,不是任由追蜂逐蝶,不是这山望见那山高,而是坚定去实现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追求。(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芳草》文学杂志总编。) 刘醒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