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德国人从葫芦里拿出了毒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08:08 东方体育日报 | ||||||||
BBC中国网记者自平慕尼黑报道 夕阳斜晖下,德国人从葫芦内拿出了毒药。相同的手法,八分钟内德国人给瑞典人喂了两次。瑞典人挣扎着,但毒已浸肺腑,再挣扎也徒劳。 德国人在葫芦内做足了功夫,在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场单挑决斗中毫不犹豫地把练得
12分钟时,波多尔斯基传球至禁区右侧,克洛斯接球后在葫芦圈内往左走,带走了三名瑞典后卫,突然转身将球回传给刚从葫芦圈内进入禁区的波多尔斯基,后者左脚射门,2比0!进攻的线路还是:从右路到中路。 进第二个球的时候,身边的德国记者兴奋地抓住我的肩膀,用挺流利的英语对我说:“这和他们训练时一模一样!两位前锋轮流进入对方葫芦圈内或者禁区后,先往右,再往左,中路出手。一个接应,一个主攻,轮流替换。” 德国人的这招特效毒药真是高!瑞典后卫身高体大,正面突破很难,但他们转身略慢。于是德国人想出了在葫芦圈内贴身肉搏、先右后左、中路开花的毒招,笨拙的瑞典右后卫卢西奇、亚历山德松如何抗得住这帖毒药? 中国书法中有句术语叫做“笔走中锋”,原因就是中锋笔力雄而厚,行笔千军难挡。德国主帅克林斯曼葫芦圈内的文章,深得此意矣! 赛后在混合区内,德国国家队助理教练勒夫对我证实了德国队特意针对瑞典队练习此招已经多日。他还对我介绍说:此招要点就是进攻时要有速度、有变化,原来计划就是在15分钟内撕开瑞典队的坚固防线,速战速决。德国人真精确,开赛14分钟就2比0解决了瑞典队,比预定时间还提前了一分钟! 瑞典人稀里糊涂服下了两帖相同的致命毒药,本来还想挣扎,但35分钟瑞典后卫卢西奇两黄变红被罚下场,意味着比赛已经结束。其实卢西奇只是在中场线附近拽了一下克洛斯,性质并不恶劣,巴西主裁西蒙一定要把他罚下场,很煞风景。 在下半场,瑞典前锋拉尔森创造了点球机会。但他主罚时放了个高炮,剥夺了瑞典人的最后一丝抗争希望。此后巴拉克、施奈德分别射中瑞典队门柱,但这些已经都不重要,因为德国人在开赛14分钟内的闪电战早已致瑞典人于死地。 终场时,德国球迷和球场工作人员用德语唱起了“SO SCHON (多么美丽)”这首歌,球场内外歌声响成一片,声势壮阔。德国队越打越强,越打越美丽,下一轮的对手将是阿根廷,到时德国必须更强,打得更美丽。 这两支处于最佳状态队伍的对决,将是多少年难得一遇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巅峰对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