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足球和金钱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9:5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
商子雍 6月19日,多哥队在本届世界杯决赛小组赛中第二次出场,迎战瑞士队;今天的评球文章,咱们就围绕着多哥队来说事儿。 多哥队是一支非洲新军,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来到世界杯决战赛场没几天,
用某种传统的观念来审视,多哥队球员为了和足协官员在被拖欠的出线奖金问题上讨价还价,不但误了前往多特蒙德的班机,而且威胁说如果再拿不到这笔银子,哥们儿可要挂靴罢踢的做法,是太不把国家荣誉放在眼里,不足为训。但换一个角度来考量,球员们索要的是被拖欠的出线奖金,和我们国内的农民工讨要工资一样,都是正当的维权行动,非但无可非议,而且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同情。 更何况,世界杯本身就是一个大卖场。国际足联和组委会可以卖门票、卖广告、卖吉祥物、卖纪念品、卖电视转播权;五花八门的商家可以挖空心思地把自己的产品往世界杯上靠,诸如卖啤酒的声称:“不是所有的球队都能够进入8强,不是所有的啤酒都可以叫作纯生。”卖沙发的表示:“××沙发愿和您共享世界杯的欢乐。”就连理应以卖艺、卖色(请注意,是颜色的色,而不是色情的色)为正业的“超女”,也可以挤到卖文这个行当里开专栏;并且,所有这些交易,都是现金往来,不容赖账。既如此,作为上述所有买卖的前提和基础,球员在世界杯上卖技术、卖体能、卖战术配合,当然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拖欠他们的应得报酬,是绝对不应该的。 因此,我同情多哥球员的维权行动,但我希望他们不要采取不恰当的做法,就像我们国内农民工在讨要工资时爬上高压线铁塔那样,最终把事情搞砸,失去社会同情。 行文至此,表针已经指到了19日晚上9点,多哥球员准时出战。上网一查,原来是国际足联出面担保,多哥足协允诺给钱———这让我油然想起在坊间流传甚广的一句俚语的后半截: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经过90分钟的搏杀,多哥队以0∶2败给了瑞士队。面对着这个结果,我又想起了什么呢?我想起了前述俚语的前半截:钱不是万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