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页> 新闻> 媒体评论> 正文 
世界杯随笔:中国记者的“自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世界杯不过第三日,不少时候却不得不生活在一种疑惑中。

  和很多上海球迷一样,我喜欢英格兰队,虽然时常对它的前景持有固执的怀疑,但他们的确最能体现足球运动的男性魅力;和一些中国球迷一样,我对塞黑队抱有某种特殊的好感,这或许与年少时观看的无数南斯拉夫电影有关,青春情结而已。但无论是在法兰克福还是莱比锡,当你为特里的一次铲球、斯坦科维奇的一次射门击节叫好,随之而来的便是无
尽的空虚——你所倾心的对象,压根就不是你的球队!我们的球队在铲断了西塞的腿后已回到几千公里之外的祖国,坐在电视机前和数亿观众一起膜拜着明星们的表演……

  作为记者,应该以绝对中立的姿态向公众传递信息,而不能成为事件的参与者。每次体育场制造的“

墨西哥人浪”必然在记者席区域中断,震天的嘘声也无法改变这群人固执的理念。但当贝式弧线洞穿球门,身边的英格兰记者们却情不自禁地挥舞起拳头,但在全场歌声涌起的一刹那,必须收敛起放纵的情感。也曾经经历过如此激动的场景:2005年8月3日晚的大田体育场,当张永海攻入第二个入球,记者席上的中国人满脸通红地将电脑台敲得嘭嘭作响,映衬着身边日本同行的灰头土脸。尽管1个小时后,
日本队
扳平了比分,工作区的情景又完全颠倒地上演了一遍,但这已经算是中国足球赐予记者们难得的还算美好的回忆。在比赛现场,你无法抗拒祖国的感召力,放任感情是最自然的选择,但问题是,这次却根本无法得到这样的机会。

  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自卑。只有昨天在乘坐媒体班车上遭遇五六位泰国、新加坡记者时,这样的自卑感才稍有缓解,原来还有比我们更疏离于

世界杯的旁观者。新闻中心里为数不少的中国记者大部分表现得很职业,早到晚归地与时间赛跑,无论是对德国还是多哥,都抱以同等规格的待遇。

  同行间的竞争则会产生另一种自卑。一些中国记者“高数量高质量”的“双高产出”,往往令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落伍者自叹弗如。可以在揭幕战前独家采访到哥斯达黎加主教练,可以在昨天约到佩特科维奇的专访,可以穿梭于各个戒备森严的基地听懂六七门语言,这样的“丰功伟绩”即使是三大通讯社的记者也只得甘拜下风。

  “给我一根网线,还你一个世界!”自卑的是,这样的独门秘籍,很难靠自学而成。

  (本报莱比锡6月11日专电)


  即时欧洲赔率助阵世界杯足彩
  24小时直播、图集、视频……手机上新浪,让世界杯随你移动!
【               发表评论
Flash内容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