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学会享受黑衣法官的表演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27日07:41 东方体育日报 | ||||||||
文/谢勤德 享受世界杯,享受足球,享受小罗纳尔多,享受梅西,享受一个让人同时感到妙不可言以及筋疲力尽的夏天,同时享受裁判的表演与误判。 是的,这是不可避免的,22名裁判在全部64场比赛中的表现都让我们感到满意——
但为什么要将表演与误判分开?因为前者受到了内心的驱使,而后者没有。西班牙人内托在上届世界杯德国对喀麦隆的比赛中出示了16张黄牌与2张红牌——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从这个数字我们不能推断出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场斗殴或是诺曼底登陆,我们相信在出示每一张黄牌之前内托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是不是应该给张红牌?他们是不是依旧对我的权威不够尊重?我们承认,西甲联赛相比野蛮的德甲与英超要温柔得多,但内托不应该如此没见过世面。或许《踢球者》的评价是中肯的:“他企图树立权威,但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方式。” 这样的事情或许会在本届世界杯中重演。因为今年西甲派出的裁判梅迪纳同样是一位喜欢用红黄牌树立自己权威的主裁。在那场引发巨大争议的西班牙德比过后,西班牙足协顶住压力让梅迪纳执法本赛季国王杯决赛——结果发生了什么?他在第74分钟将萨拉戈萨门将塞萨尔罚下,就因为后者不堪忍受西班牙人队球迷的辱骂而还了句嘴。 而误判则不应该归入表演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裁判也是误判的受害者。在赛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原因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一个厘米的差异,或者是一次无辜的视线被挡。做出进球有效判罚的1966年世界杯决赛主裁丁斯到现在都是一个争议人物——但我们是不是对他要求太高了,要知道连电脑都无法判断出这个球到底进了没进,裁判那时也只能凭感觉。 是的,如果要享受世界杯,我们就应该批评表演并对误判采取一种更宽容的态度,同时牢记这两者都并非不可原谅——真正不可原谅的是莫雷诺之流,不过为了不破坏我们的好心情,还是尽量在世界杯前把他们忘到脑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