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明:中国足球请来贝肯鲍尔也没用 崛起需要50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3:45 新华网 | ||||||||
新华网柏林7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汪涌李丽) 5·19事件主角之一的郭家明曾经是中国内地球迷心中的“公敌”,但作为本次世界杯国际足联技术研究小组中唯一一名中国人,他和内地球迷一样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在世界杯期间,这位前香港队主教练在去赛场的火车上,对新华社记者畅谈了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构想。
郭家明在世界杯期间很忙,奔波于各个赛场之间,参与评选单场比赛最佳球员、撰写比赛技术分析报告等。他在观看世界杯的同时,一直在思考中国足球发展的方向。 请来贝肯鲍尔都没区别 世界杯赛在德国进入高潮,中国足协在考察着每一位可能下岗的世界杯参赛球队的主帅,希望从中选出一位,担任国奥队主教练,但是郭家明说,请谁当主教练都一样。“这都是短期行为,即使请来贝肯鲍尔都没有什么区别,中国足球怎么可能在两三年之间发生变化?” 他说,中国足球应该有个长远的规划。当记者问他需要多少年时,他没有正面回答,但举了日本足球的例子来告诉国人:50年。 “日本足协2005年制订了一个规划,第一步用10年时间,打入世界杯10强;第二步,也就是到2050年左右,等他们能够单独举办世界杯时,他们希望能在那时夺取冠军。中国有没有这样的规划,请你们去问中国足协,”郭家明说。 踢足球不是打乒乓球 郭家明说,足球与其他运动项目是不一样的,光凭练是练不出来的,只有通过比赛才能真正提高水平。他说:“踢足球不是打乒乓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员可以通过封闭训练赢得冠军,但足球运动员必须打比赛才行,必须通过一个赛季几十场高水平比赛的磨炼,才能提高水平。” 因此,他认为中国有一个完善的联赛非常重要,而这样的联赛不能只有几支高水平的球队,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必须拥有20支左右好的球队,每个俱乐部也都有一批好的球员,有好的梯队,好的教练。有了这样的联赛,就有了球员发展和提高的空间,否则即使有了好的球员,也会半途而废。 他说:“2001年,中国队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1:2不敌阿根廷队,那场比赛中有两个明星,一个是中国队的曲波,另一个是阿根廷队的萨维奥拉。萨维奥拉参加了本次世界杯,而曲波在哪里呢?” 中国需要培养创造型球员 郭家明说:“欧洲的足球界人士经常对我说:‘你对中国足球很熟,你能不能找几个中国球员来,他们可以在欧洲任何一家俱乐部踢球?’我找不到一个。” 为什么会这样?郭家明说,这是因为中国不注重足球人才的培养。“中国有好的球员,比如江津和李玮锋,但他们都是防守型球员,中国缺少富有创造力的中场球员和前锋。这是中国人才培养的问题。” 他说,日本和韩国都有非常好的前锋和中场球员,培养创造型球员,需要更长的时间。中国必须要重视球员的培训才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青少年培训体系。 足球应该由足球人士来管 从21年前带领香港队粉碎了中国队进军墨西哥世界杯的梦想,到现在成为关心中国足球发展的专家,郭家明痛感到,中国足球要想发展,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足球必须要由真正懂足球的人来搞。 他说:“你看欧洲的俱乐部,不管大小,管理者有的以前是球星,有的也许只参加过业余比赛,但至少都是踢过球的。我们的足球管理者就不一样了。” 至于中国足球需要专业人士的原因,他说:“足球需要激情,踢过球的人都有这种激情存在。另外,踢过球的人都知道,没有一个球队是不失败的,冠军只有一个,成功不是短期行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