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页> 新闻> 场外新闻> 正文 
“世界杯现象”成为风气 国人回归足球娱乐心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18:09 新华网

  新华网吉林频道6月14日电(王昊飞)2006世界杯的大幕已经开启,一场足球风暴也开始疯狂地席卷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政府到平民、从企业到学校,国人几乎无一幸免地被裹挟在风暴中,尽管中国男足并未入围32强。在草皮上滚动着的“团队之星”,承载着国人的歇斯底里和黯然神伤,令国人欣然接受长达一个月的生活逻辑混乱和比例失调。我们不禁要问:“世界杯现象”是否在我国已经确立为一种文化?

  国人为世界杯痴狂

  如今,走在长春市重庆路、桂林路、红旗街等重要商业繁华路段,便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世界杯的氛围。琳琅满目的服装、饰品、小吃、玩具无一不打着世界杯的招牌,人们乐此不疲地穿着巴西、德国等队的

球衣,或是印有“格列佛”、“2006”等图案的衣服走过大街小巷,商家喊着“射门”、“越位”等足球术语搞促销的声音此起彼伏,许多店铺的音响中直接传出世界杯主题曲《我们生活的时代》。

  世界杯期间,每个酒吧的夜晚都是人声鼎沸的不眠之夜,当弗林斯打入世界波、贝克汉姆造成对手乌龙球、鲁本完成单骑闯关,酒吧里都会传出山呼海啸般的尖叫,泛滥的啤酒泡沫、散了一地的爆米花都烘托着狂欢的氛围。在一些拥有大屏幕彩电的露天广场,每晚都会黑压压地坐满人,守候屏幕上一场场巅峰对决。

  超市里,每天都会出现“疑似办年货”的火爆场景。人们即便不去酒吧和露天广场,也要坐在家里像过节一样奢侈购物,享受世界杯的快乐。当然,看球的并不一定都是球迷,甚至有许多人连任意球、角球都不知为何物,却依旧沉湎其中,彻夜不眠地关注草皮上一个个灵动的身影,那种欢聚一堂的气氛与春节比起来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球迷在世界杯期间也会淡化理智,譬如英格兰队的球迷遭遇阿根廷队的拥趸,双方便会因为球队的“世仇”而掐架。当然,其中很难出现暴力的场景,但相互怄气则是家常便饭。显然,更多的人不希望自己在世界杯期间是“局外人”。当然,不排除中国同样诞生“足球流氓”、“足球寡妇”的可能。

  世界杯在中国缘何这么火?

  工作与看世界杯、学习与看世界杯、休息与看世界杯--统统地,二者不可得兼,因为北京时间与柏林时间长达6个小时的时差。尽管如此,大部分人仍然在竭力寻找时间的平衡来满足无法割舍的世界杯情结,换来的是长达一个月的黑眼圈、涌动的暗疮、凸起的肚腩……

  法国电影大师曾说过:“电影是1秒钟24格的真理。”那么,世界杯就是1个月64场比赛的真理。毋庸置疑,足球文化已经在世界上确立了地位,它几乎涵盖了媒体文化的一切特质: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和梦幻色彩、集娱乐性和传播性于一身、受众不受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准的限制,等等。而世界杯无疑是这些特点的放大,加上四年一度的举办时间,更使其比欧洲五大联赛、冠军杯等顶级赛事更能吊人胃口。

  吉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马大勇认为,足球比赛实际是战争的一种人性化演绎,它的场地、规则、参与者、对抗特点都带有从战争演变而来的痕迹,它能把城市、地域、民族、国家的荣誉统统牵扯起来。他说:“中国人因为中国队而关注足球,因为足球而关注世界杯。”

  长期关注必然有助于理解的加深和习惯的养成,当

中国男足“后主阿斗”般的命运一再重现,习惯了关注世界杯的国人在被迫剔除不必要的情结后,便开始还原世界杯的本貌,并逐渐从中寻求可供享受的因素。同时,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传媒的蓬勃发展,球迷队伍也逐渐壮大了起来。受众的壮大必然会吸引商家的介入,介入就会带来炒作,而今日的炒作又可谓“无孔不入”,贝克汉姆的脸蛋、巴拉克的服饰、小罗代言的产品等都可能成为吸引受众的理由。最终,庞大的世界杯关注群形成了。

  世界杯使国人回归足球娱乐心态

  原本与我们没有直接关联的世界杯却令国人如此狂欢,那么“世界杯现象”在我国是否已经达到了一种文化的高度?马大勇教授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讲,我们可以称它为‘世界杯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它只能算一种‘世界杯现象’,但是种种迹象标明,它有成为文化的趋势。”

  他表示,国人高度关注世界杯主要源于三种心态。其一,娱乐心态。以往,世界杯在国人眼里承载了太多的民族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其悖离了体育运动的特点。他说:“昨天凌晨,美国0:3不敌捷克,难道能用结果说明两国综合实力、民族的差距吗?”所以,当国人被迫剔除不必要因素的干扰时,反倒学会了用娱乐的心态来享受世界杯。

  其二,国际化心态。关注世界,这是国人心态走向健康的标志,但也是西方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辐射的体现,譬如国人越来越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日”。

  其三,从众的心态。如今,看世界杯、侃世界杯已经成为主流意识,没有人愿意在主流之下孤立自己,因而,一部分原本不懂足球、不懂世界杯的人被吸纳到关注群中,在世界杯的主题之下享受其中的附加元素,譬如饮酒、聚会等。

  马大勇教授说,足球是无国界的语言,是全世界不同背景的民族文化融合的载体,国人关注世界杯,说明了足球娱乐心态的回归。尽管世界杯有“足球流氓”、“足球寡妇”等附属品,但它同样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它的文化发展前景也是被看好的。(完)

  齐达内和埃里克松都先后在世界杯赛场上亮相。看到他们不禁愈加佩服国内有些人利用名人制造“噱头”的功夫。

  前段时间,国内某公司把埃里克松请到了上海,引起种种猜测,说埃里克松有可能在世界杯后来中国执教国奥队。随后这家公司公开表示,他们请瑞典人来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他和中国接洽商谈的,等等。于是乎又有大量报道问世,真为这家公司做足了广告。

  随后某北方俱乐部又声称:他们计划引进齐达内。新闻报道又闻风而动,“齐达内”要来中国踢球,一时成为热点。

  “

  世界杯与奥运会最大的不同在于,球迷的“倾向”性是很严重的———虽然德国组委会把本次世界杯的宗旨定为“交友时刻”,但对于大多数为了自己的球队而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来的球迷来说,找到自己的朋友并一起为自己的球队呐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昨天,从法兰克福前往凯泽斯劳滕看澳大利亚与

日本队的比赛,火车上我身陷一群澳大利亚球迷车厢。一开始他们以为我是日本记者,在查验记者证上的国籍后,澳大利亚球迷纷纷游说我,希望我可以加盟他们的“袋鼠”方阵,并允诺一旦澳大利亚获胜,他们就请我喝啤酒:“以后我们都是亚洲球队了,你是中国人,一定要支持我们!”


  即时欧洲赔率助阵世界杯足彩
  手机上新浪 掌握世界杯
【               发表评论
Flash内容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300,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