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页> 新闻> 场外新闻> 正文 
从团队之星到世界杯反恐 高科技成为第一战斗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6:29 东方体育日报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张洁

  迷失在300毫秒之间

  怎样将瞬息万变的足球比赛量化,我是说,不仅仅是技术统计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科学的解读?英国一家科普杂志决定这么做,他们对球队阵型、任意球、点球和球员跑动距
离进行测算和统计。虽然是“纸上谈兵”的纯理论说教,但至少,它可以让球迷今后聊起这些东西时多一些谈资。

  如果询问参加世界杯的任何一位主教练,究竟哪一点是球队最重要的获胜因素时,几乎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体能状况”。如果球员们无法在艰苦的比赛中支撑90分钟,或者在加时赛中体力完全透支时,技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毫无疑问,体能的消耗将决定球员们在一场比赛中的奔跑能力。1976年两位

利物浦工艺专科学校的科学家给出了答案。中场球员的奔跑能力最强,单场比赛的奔跑距离为9.8公里,前锋和边后卫其次,分别为8.4公里和8.2公里,接着是中后卫,奔跑距离为7.8公里,甚至守门员都能达到4公里。

  今天,高科技含量的比赛使上述这些奔跑距离都已经增加30%,正如图中所示,杰拉德和兰帕德这样的中路中场球员,他们在90分钟内的奔跑距离接近13公里。研究发现,在一场普通的比赛中,球员们要完成超过1000次诸如冲刺、铲断、头球、抛球等连续动作。每隔5到6秒动作就进行转换,每隔90秒就要进行冲刺。但令人惊奇的是,球员在比赛中只有2%的跑动过程与球接触,因此实际上,足球是一项球员大部分时间脱离球的比赛,然而由于电视转播的视觉局限性,总是让我们产生对足球运动的错觉。

  因此,体能训练对足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中的体能消耗相当于消耗了普通男性每天摄入的卡路里的66%。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糖原补充非常重要,因为在比赛之后,他们肝脏和肌肉内的糖原储存几乎用尽。在大运动量之后,身体对糖原潜在的摄入量在前几个小时内达到顶峰,这也是含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受到欢迎的原因。但平衡的饮食也是关键,如果球员能根据营养师的建议,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体力是有可能的。

  今夏德国世界杯的环境是相当不错的,既没有海拔高的问题,比如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也不会出现像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潮湿闷热的天气,体能状况和赛后的恢复能力都将客观决定哪支球队将走得更远。

  团队之星 门将不幸

  前锋和中场球员热爱它,门将却痛恨它。对于即将在德国世界杯赛场上使用的足球可谓褒贬不一。这款名为“团队之星”(Teamgeist)的足球是

阿迪达斯公司开发的10款足球中的最新款,它结合了最新的设计和技术,以更精准的飞行而著称。

  “这是个噩梦,绝对的噩梦。”效力于美国大联盟的门将特洛伊·佩金斯说道,“世界杯开始之后,一定会出现很多进球。但我猜想这正是人们愿意看到的。”美国大联盟和阿根廷联赛是从今年开始正式采用这款“团队之星”的联赛,也为这款足球提供了测试机会。这款比赛用球只有14块拼块,而拼块的减少使得足球更趋向于完美的球体。“这样的技术革新肯定不利于门将。”美国国家队门将梅奥拉说道,“它弹力十足,旋转强烈。”

  美国队门将绝不是唯一抱怨“团队之星”的门将。莱曼参加德国国家队训练,第一次接触它时,也非常不喜欢。“如果下雨,它会让我们非常地不舒服。”莱曼说道,“它会变得非常滑,而且会在空中晃动。”

  然而对于这款足球,却有更多的球员表达了他们的喜爱。前法国国家队中场球员德约卡夫说道:“对我来说,它非常棒,有很好的触感。我不知道是否存在完美的足球,但它已几近完美。”当然德约卡夫的赞美之词是在他攻入35码外的任意球之后说的。

  无论设计技术如何革新,对于足球的一些固有看法已经成形了。“门将通常都讨厌新球。”前墨西哥国家队前锋弗朗西斯科·帕伦西亚说道,“制造足球的人总是希望能让球迷看到更多的进球,所以这对门将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我们前锋来说,却是很不错的。”

  高科技反恐

  德国正焦急地等待着即将揭幕的2006世界杯,当然“焦急”两字有着双重含义。没错,主办这个星球上最让人垂涎欲滴的体育赛事,令德国上下一片欢腾,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害怕大赛期间出现差错,严重的差错。

  球票内有芯片

  毫无疑问,安全措施是德国政府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这甚至超过了他们希望看到国家队夺得2006世界杯的愿望。目前德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安全措施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它首先开始于采用无线电频率鉴别技术(RFID)。世界杯总共64场比赛的超过350万张门票在出售时都被嵌入了具有鉴别信息的RFID芯片,这使得球迷们在通过所有12个主办体育场的入口时,他们的信息都能迅速地在数据库中进行检测。组委会要求每一个购票者提供详细的个人资料,包括名字、住址、出生日期、国籍和身份证或护照号码。而在国际足联之前举办的各项赛事中,球迷们从未被要求提供如此详细的个人信息。

  而在位于柏林的德国内政部里面,便是国家信息和合作中心,这是整个德国实施安全措施的“神经”中心。该中心从5月18日开始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他们将从德国警方、国际警察以及情报部门收集有关可疑活动的情报,并协调全国范围的安全措施。该中心有120名工作人员,配备了一整套电脑和监控屏幕,能够随时监控世界杯设置安全措施的周边环境的情况。这些屏幕能够播出用于监控出入体育场和体育场周围的人群,以及选择公共区域的监控摄像头反馈的录像画面。

  体育场的特殊摄像机

  目前,将要举行比赛的各个体育场都设置了特殊的摄像机,能够记录可疑人物的生物统计的脸部特征。录像的连续镜头将立刻与储存在数据库的照片进行对比检测。另外一群特殊的团体,即位于杜塞尔多夫附近的Neuss的中央体育智能库,他们正在接收上千条来自世界杯参赛国的有关当局发来的内部情报,然后建立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6000名已被警方知晓,且被认为会造成直接威胁的足球流氓的信息。

  移动指纹鉴别系统

  而目前大部分采用的安全系统和程序在去年德国举办

联合会杯时已经进行了测试。超过三万名警察将在世界杯期间执勤,其中一部分将配备“快速鉴别”移动指纹设备。在警察将可疑人物的指纹信息获取之后,德国联邦情报部的中央数据库将立刻对指纹信息进行配对和鉴别。

  另外,德国军队将派出7000人的部队,其中包括了专门应对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部队,另有1.5万名国际足联雇佣的秘密安全专家帮助监控球场。12个世界杯赛场在比赛期间,其上空的5公里范围内将被管制。

  的确,德国无法洗刷曾在慕尼黑发生的悲剧,但他们目前推出的全方位安全措施正在向全世界人们证明如何举办一届安全的体育大赛。

  用最时髦的方式看球

  那是1966年7月的一天,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博比·摩尔出现在电视机中,这是英格兰队与联邦德国队之间的决赛,而那台电视机是上世纪60年代的模样,撑着支架,是黑白电视机,因为那时彩色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老祖父放弃在电视机前看比赛,因为他什么也看不清了,他去了厨房,端着收音机听比赛,这是流传已久的历史了。1966年,收音机、报纸和花园栅栏边的流言蜚语是所有重要事件的流传方式。而只有不到半数的球迷们可以呆在家里通过电视看比赛,几乎三分之一的球迷不得不走家串户,去别人家“蹭”球看,因为他们大多数都还没有自家的电视机。事实上,1966年,在英格兰,只有三场比赛进行了电视转播。

  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与葡萄牙队的半决赛和与联邦德国队的决赛,其余的比赛都通过BBC进行转播。当年代表英格兰队夺得冠军的杰克·查尔顿说道:“我太太去温布利看了我们的决赛,但我大多数的朋友都挤到我们街区相对比较富裕的一家中,聚在一起看电视。”

  时隔40年,信息技术革命已经使现代球迷拥有更多欣赏足球的方式。

  “今年我肯定不会在电视前看比赛了。最近我开始用‘黑莓’,所以我会在互联网上追踪比赛。”一位球迷说道。“黑莓”?它不再是一种水果。这是一种高科技软件,结合了电子邮件、手机和互联网,而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就能投身于世界杯的热潮之中。

  这将是第一届数字世界杯,意味着球迷们可以放弃沙发和电视机,通过数字无线电、手机、手提电脑和台式电脑遥控跟踪比赛状况。根据英国电器零售商Currys的调查,2006世界杯将是英国历史上拥有最大观众量的一届赛事,届时整个国家将成为一座可容纳5500万人的体育场,球迷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观看比赛,了解各种信息。

  时下流行的电子大屏幕电视成为了世界杯的宠儿。据Currys透露的消息,在他们的全国连锁店中,每15秒就卖出一台电子大屏幕电视,而随着6月9日世界杯的揭幕,购买速度会上升到每10秒售出一台。目前出售的屏幕平均尺寸为32英寸,而大多数的家庭如今也专门辟出了电视房,以容纳他们的大屏幕。Currys的市场主管克里斯·马修斯说道:“自从英格兰夺得世界杯冠军以来,我们在这40年中有了重大的飞跃。本届世界杯中,球迷们都将以最先进时髦的方式观看比赛,对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来说,这似乎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景。”

  据调查,本届世界杯中,将有400万个不同的网站、大约25万个博客、超过170个不同的数字无线电台以及众多不同的电视频道提供世界杯信息,并且不断更新比赛结果。这还不够,英国六个主要手机网络将提供足球信息服务,另外估计有20个与世界杯相关的播客提供给iPod用户。


【               发表评论
Flash内容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500,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