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内告别如阳关三叠 最强一环助法国挺进八强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06:54 深圳特区报 | |
齐达内的告别仿如阳关三叠般一咏三叹,百转千回,在你一次次地再见说到口干舌燥,一次次地挥手挥到胳膊抽筋,甚至你已经转过身去迈开脚步了,那个秃子却又牵了牵你的衣袖。 不过不同于小组赛中的唧唧歪歪。休息一场之后,34岁的齐达内显得精力十足,依稀又让人看到昔日法兰西头牌花旦的华丽身段。虽然西班牙在小组赛中习惯性地一度风流, 法国队确实暮气沉沉,但并不比英格兰或 意大利更沉闷;齐达内也不能和巅峰时期相比,他身边的里贝里和卢贝达也无法像往日的德尚和德约卡夫那样给他足够的支持,但法国有传统上对西班牙的心理优势,而且最关键的一点,他们的防守已经比小组赛中进步很多,这是真正的世界级的防线。看看萨尼奥尔的表现,还有加拉斯和老同志图拉姆(不算那个点球的话),在世界级后腰维埃拉和马克莱莱的帮助下,任何一支球队要撕破这样的防线都相当困难。西班牙也许是不错的球队,但是小组赛中的胜利并不具有百分之百的说服力,4∶0大胜乌克兰,对手状态成疑;击败突尼斯和沙特更没有指标性意义。而他们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来在淘汰赛中的糟糕表现,对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有多大的心理影响,恐怕不是年迈的阿拉贡内斯能够把握的。球队的实力构成当中,技战术水准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西班牙人拥有一流的技战术,但是否拥有一流的心理、斗志和应变能力呢?至少从这场比赛看,很难说。他们的防线屡次被对方简单的反越位直传洞穿,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应变不足,二是心态急躁。巴西和法国的聚会总是很有趣,让人期待。他们在1986年的四分之一决赛中的碰撞是20年来罕见的经典,而1998年的决赛至今仍疑云重重,齐达内8年前被巴西人送上神坛,告别时刻,依然是巴西人来送行,也只有巴西人,配得上他的告别典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