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表时间: 2006-07-06 22:35:10  |
|
转自:原创 |
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半决赛之前的世界杯历史上存在着几条规律:德国在世界杯赛场上逢意大利不胜;德国在与意大利的半决赛比赛场地多特蒙德71年保持不败;世界杯点球决战德国4战全胜(含1/4决赛对阿根廷),而意大利则3战皆负。
还有一条奇怪的魔咒就是“巴西的礼物”:既世界杯历史上在巴西队夺冠的下一届冠军得主是巴西或者东道主:1958年巴西首次夺冠,1962年巴西成功卫冕,1964年东道主英格兰夺冠,1970年巴西第三次夺冠,1974年东道主西德夺冠,1994年巴西第四次夺冠,1998年东道主法国夺冠,2002年巴西第五次夺冠。2006年他们已经不能卫冕……
半决赛开始后德国的逢意不胜宿命和多特蒙德不败神话唯一的交叉点就是双方在90分钟和120分钟内要踢平,否则就必定要有一条被打破;进入点球决战就不可能再有平局的结果了,此时德国就会拥有多特蒙德不败、点球必胜和“巴西的礼物”三重利好宿命,而意大利的逢德不输也被自己的点球必败给冲的没有丝毫优势了,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只要德国坚持到点球大战就基本冠军在握了……
这时候上帝犯难了,他也被自己造就的这些宿命搞晕了,而现在又必须要打破其中的一条或多条,在激烈思考了118分钟后(不含伤停补时和中间休息,这也是他必须做出决定的最后时刻了,因为必须留出进球的时间),他选择了牵扯宿命最少的决定:不涉及点球!于是意大利在加时赛只剩两分钟的时候进球(这样德国连扳平的时间都没有)成为了幸运儿,大难不死,将有后福……
而意大利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成绩还有如下规律:他们5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其中2次和巴西相遇获得亚军,另外3次没碰上巴西,获得冠军,现在巴西已经不在了……;他们从1970年以来每隔12年进一次世界杯决赛,并且成绩是亚、冠交替,1970年是亚军,1982年冠军,1994年亚军;2006年……
现在我们再看看进入决赛的另一支队伍法国:他们在本届世界杯的表现基本和齐达内息息相关,齐达内低迷则法国低迷,齐达内神勇则法国神勇,齐达内不在的那场他们表现正常(在需要赢多哥2个球以确保出线的情况下他们正好赢了2个,也基本是两队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而他们在世界杯历史上虽然对意大利3胜1负保持优势,但还不足以形成规律。
现在看来法国队本届世界杯的一项使命是宣传自己的国家的中文名:法“拦”“西”,于是在具有本小组最强实力的情况下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以小组第二出线,以便先拦“西”班牙,再拦巴“西”……而如果他们以小组第一出线的话将先后遇上乌克兰和意大利这两个名字中不带西的球队,起不到宣传作用(现在看来汉语在全世界越来越受重视了)。
再看看和法国队状态密切相关的齐达内:西班牙和巴西队中拥有最多他在皇马的队友,1/8决赛前西班牙队中的皇马队员说要送别他们已经从俱乐部退役的队友齐达内以表示对他的尊敬……,这让齐祖感动不已:人家有心我岂能无意?于是他一扫小组赛的低迷,用自己良好的状态送别了西班牙的劳尔、卡西利亚斯、拉莫斯、萨尔加多,既然有了此心就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他又送别了巴西的罗纳尔多、卡洛斯、罗比尼奥、西西尼奥,而菲戈虽然已经转会国际米兰,但念旧的齐祖还是一视同仁地送别了他,并且葡萄牙拥有一位巴西教练,于是他们也回家了。在宣传国家的同时送别队友,齐祖可谓一举两得、功成身退、此生无憾!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现在悬念已经没有了,上帝既然没有打破意大利逢德不败的宿命也就有理由让他们其他的宿命延续下去;而法国最后一个要拦的就是法兰“西”,在意大利队没有皇马队员的情况下齐达内最后一个要送别的队友也就只有他自己……
再说,目前世界杯冠军队有五星的巴西、三星的意大利和德国、二星的阿根廷和乌拉圭、一星的法国和英格兰,中间独缺了四星球队,看来应该是要填补这一空白了。 |
|
|
|
|
|
发表时间: 2006-07-07 02:40: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