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表时间: 2006-07-03 00:28:14 |
|
作为韩日世界杯的冠军,巴西队在今天凌晨的比赛之后,也终于打道回府了。1998年的世界杯冠军法国队充当了“送行人”。于是,在媒体的“眼中”世界杯也就变成了“欧洲杯”!其实,种种的迹象已经表明了巴西队在德国世界杯上不会走的很远。下面就是我为巴西队找出的几个理由!
第一罪:狂妄。在绿茵场上,有一种心态是最要不得的,也是最要命的,这就是“狂妄”。遗憾的是,在外界铺天盖地的吹捧之下,巴西队自从在南美赛区出线之后,就被媒体以“五冠王”称之,并且把巴西队夺得第六座世界杯的奖杯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乎,不管巴西队承认与否,他们都是在一种飘飘然的状态下来到德国的。从巴西队的种种表现看,他们确实把冠军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没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巴西焉能不败?
第二罪:老迈。当媒体在不停的讨论法国队的年龄问题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其实,巴西也是一个“老龄化”的球队。从巴西迎战法国的主力阵容不难看出,除了胡安、卢西奥、卡卡,其余的巴西球员都是30岁以上的“高龄”了,相比之下,法国30岁以下的主力球员竟然要比巴西人多。在这样搞对抗的比赛中,年龄和体力显然是成正比的,更何况,卡洛斯、卡福两名边卫还要同时承担进攻和防守的任务。人老不以筋骨未能,巴西队被法国击败实在是在情理之中!
第三罪:战术。一向保守、固执的佩雷拉竟然在面对法国的时候变阵了。他撤下了阿德里亚诺,换上了小儒尼尼奥,巴西的阵型也从442变成了4321。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妙的“变阵”,倒是有点自寻死路的意思。撤下状态欠佳的阿德里亚诺,把罗纳尔迪尼奥推上前腰的位置,从而给罗纳尔迪尼奥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个设想看上去不错。不过,佩雷拉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儒尼尼奥是攻强守弱,并且罗纳尔迪尼奥地发挥还是未知数……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坚持使用原来的442阵型呢,最起码队员之间的配合已经形成了默契。有的时候变阵并不能带来胜利,相反却很有可能带来失败!
第四罪:失衡。说到这,我想问问佩雷拉,2006年的巴西队和1994年的巴西队有什么不同?答案很简单:1994年的巴西只有罗马里奥、贝贝托两名射手,2006年的巴西则拥有一个庞大的攻击群!因此,佩雷拉为1994年的巴西队设计一个完全保守的战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让2006年的巴西也变得保守就是错误了。尤其是当里皮因为拥有一群出色的中前场球员都敢让意大利变得有攻击性的时候。巴西队依然再踢“难看”的足球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更何况现在的这批巴西球员其实并不善于“保守”!这只能扼杀他们的天性,让巴西队失去平衡。
第五罪:命运。这个比较简单,自从巴西队在1958年的瑞典世界杯上获得冠军之后,就再也没有一支美洲球队在欧洲获得过世界杯的冠军。欧洲毕竟是欧洲人的“地盘”,在人家的地盘上输球,巴西也不用过于的伤感。毕竟在北美洲、亚洲举行的四届世界杯,有三届的冠军属于他们,另外一次也属于同样来自南美的阿根廷。因此,巴西队可以把目光转向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了。
第六罪:球星。“成也球星,败也球星”,如此形容巴西应该是比较恰当。世界杯开赛前,在媒体的“压迫”下,佩雷拉被迫让“前场四重奏”连续首发,但是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罗纳尔迪尼奥等人的状态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虽然罗纳尔多经过努力赢回了一定的尊严,但是,阿德里亚诺和罗纳尔迪尼奥直到巴西队被淘汰也没有找回“自我”!看看板凳上的罗比尼奥、弗雷德以及小儒尼尼奥,不得不说,这一回巴西又“浪费”了不少人才。
第七罪:主帅。佩雷拉确实是巴西最出色的主教练,但是,确实是佩雷拉把这支巴西队带上了一条被淘汰的“路”!至少佩雷拉应该可以让巴西“死”的更好看点,但是,他连这点最起码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要说他带给巴西足球的“收获”,也许只有帮助罗纳尔多超过穆勒成为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最多的球员吧?
刘尔蒂尼 |
|
|
|
|
|
发表时间: 2006-07-03 00:36: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