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巴西队用一场大胜结束了他们的小组赛历程,虽然老队长卡福没能出场比赛从而创造世界杯纪录,这仍然是一场皆大欢喜的比赛,当然最重要的是罗纳尔多的梅开二度。
相比前两场比赛,巴西队的阵容焕然一新,这既有已经出线的悠闲,也有考察替补的重要。日本的实力显然没有被他们学习的榜样看在眼里,巴西队一反常态的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这是佩雷拉的妙招。在巴西的出场阵容中,既有西西尼奥,吉尔伯托.席尔瓦,吉尔伯托,罗比尼奥,小儒尼尼奥这样的主力替补,也有小罗和罗纳尔多这样的绝对主力,对于替补而言,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展现自己的实力,对于在前两场比赛中饱受争议的主力来说,他们需要在与弱队的比赛中找到感觉以迎接更为残酷更需要状态的淘汰赛。至于切尼的出场,不如说是对于这个老球员的一种褒奖,而不是比赛的需要。
这众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比赛就显得不那么沉闷和拘谨,当然日本队的战术很简单这也是多数球队在面对巴西时都会摆出的姿态:防守反击。与球员表现出的良好比赛态度相比,巴西的战术仍然显得单调,这就是上半场围攻对方却被日本偷袭得手的原因。
由于日本的战术比较保守,巴西队可以从容的在中场组织进攻,然而也只是在中场组织进攻而无力攻入禁区。球队的绝对核心当然是小罗,他的状态决定着球队的表现,不过他一直没能恢复联合会杯以及上赛季在俱乐部的上佳状态,这里面既有巴西战术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巴西的战术在世界杯开赛之后有了微小却意义重大的调整,就是确立以小罗为核心的战术。在05年的比赛中,巴西的中场一直存在双核心,卡卡和小罗都有各自的防守任务,进攻中则双双内切到前腰位置,不存在主次的问题,这个战术的成功直接导致巴西对阿根廷的大胜和联合会杯的夺冠。
战术调整后,前场的四名球员中只有卡卡有明确的防守任务,他要帮助卡福在右路的防守,而小罗应该在的左路则由后腰来协助防守,前两场比赛是能打后腰也能胜任左前卫的泽.罗伯托,本场比赛则是防守能力突出的吉尔伯托。这个战术安排至少到现在而言还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它在攻防两个方面的缺陷都十分明显。
对于进攻而言,确立小罗的中场位置会让对手比较容易盯防,而且小罗进一步的远离禁区,他的作用几乎就是传威胁球一项,而小罗最大的特点则是突破和牵制作用。卡卡现在的跑位必须围绕着小罗,他要根据场上形势和小罗的位置选择自己的位置,进攻中他几乎要从右前卫迂回到左前卫,有时则要前插到禁区,这导致他的防守位置经常丢失,日本队的进球就非常清晰的显示这一点,日本队的边后卫桑托斯传威胁球时身边没有本该回防到位的卡卡,插上助攻的西西尼奥也没能及时回位,让禁区内的玉田圭司身边只有卢西奥一名防守球员。
确立小罗的中路位置还让球队惯用的边路进攻不那么好用了,以上半场而言,虽然西西尼奥和席尔瓦都能出现在禁区两侧,但是禁区内的接应点却少的可怜,与其说罗纳尔多的进球是战术安排还不如说是误打误撞,虽然很漂亮。日本队的防守至少在上半场还是很成功的,他们回收半场的结果就是巴西队几乎只剩下远射这一项进攻手段。
对球队不满意的佩雷拉下半场做出调整,他的变化就是回撤罗比尼奥,让他在防守时回到左前卫的位置上,进攻中则内切为身后的席尔瓦留下空间。这一个安排应了中国的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把大量的球员堆积在禁区前沿没有进攻的空间,还不如加强边路的攻防。下半场的三个进球完全体现了这种战术安排,前两个进球都是通过边路拉开空当,集中在中路防守的日本队员顿时顾此失彼,川口能活对自己的球员愤怒不已的原因就是对本队忽视对禁区两侧的防守,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巴西队上半场就没怎么在边路形成威胁。最后一个进球则体现进攻的突然性,这个进球也会让罗纳尔多在追平进球纪录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射门感觉,胡安的突然中路插上让日本的球员出乎意料,他和罗纳尔多的两次二过一配合竟然没有球员做出防守动作。
不知道佩雷拉会在下一场安排那些球员首发,关键则是前锋的选择上,罗纳尔多的地位不可动摇,阿德里亚诺如果出场将由于他的体重不会到左路参与防守,这样巴西队又回到老路子上,既然已经确定小罗核心的地位显然也不会安排小罗的防守任务,罗比尼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以本场比赛下半场的表现,加上他在皇马有过边前卫的出场纪录,他应该有理由挤掉阿德的首发位置。
佩雷拉的首发11人名单第一次碰到难题,他会勇敢的做出选择吗?
|
|